土雞的生產周期
- 2019-07-25-
土雞,家禽的一種。有別于籠養的肉雞。其間以"山坡散養土雞"為好,公雞冠大而紅,性烈好斗,母雞雞冠極小。土雞也叫草雞、笨雞,是指從古代家養馴化而成,從未經過任何雜交和優化配種,長時刻以天然尋食或分離粗飼喂食而成,具有較強的戶外尋食和生存才能。具有耐粗飼、就巢性強和抗病力強等特性,肉質鮮美。雞蛋在城鄉市場上十分暢銷,且蛋價也高于一般雞蛋,養分價值高。雞肉口味鮮美、蛋質量好、養分豐盛,市場需求遠景廣大。且由於大多數是在林間或果園內放養,更貼近綠色環保的懇求,故而更受消費者的喜愛·關于具有必定條件的農戶來說,養殖柴雞的本錢又比擬低,適宜家庭養殖,養殖周期較長,一般長為成年約6個月左右。
土雞和野雞有些區分。它們在育雛的時分有些差異,但其他的底子差不多。野雞能起飛的距離遠,而土雞確起飛的距離近一些罷了。野雞的體重比土雞的輕。雞的體系種類多,各種雞體型大小不一樣。
土雞性成熟時刻較晚,受時節影響大,春天養殖的土雞性成熟早,秋季養殖的土雞開產晚,一般開產日齡為150~180日齡。天然條件下,土雞的產蛋性能具有極強的時節性,主要受養分、溫度和光照的影響,每年春、秋季是其產蛋率較高的時期。而在光照時刻縮短、氣溫下降、養分供應缺少的冬天會中止產蛋。所以,土雞的年產蛋量低,一般只需100~130枚。
上一條: 黑羽土雞安康功用蛋,十項全能王
下一條: 山地烏骨雞的功效